風力發電機塔架無損檢測
風力發電機塔架是連接風機的重要部件,它承受了風力作用在葉輪上的推力、扭矩、彎矩、陀螺力矩、電機的振動及受力變化時的擺動。行業內就出現過由于塔架質量問題導致的風機倒塌質量事故。風力發電機組塔架生產檢驗過程中,多次使用到無損檢測來檢驗原材料、外購法蘭以及焊接焊縫,來保證風機塔架的質量。
風電塔筒就是風力發電的塔桿,在風力發電機組中主要起支撐作用,同時吸收機組震動。
檢測內容:
風機塔筒焊縫(環縫、縱縫)檢測:表面裂痕檢測MT(磁粉檢測)、PT(滲透檢測)、內部缺陷檢測UT(超聲波檢測)
風機法蘭連接螺栓檢測:內部缺陷檢測UT(超聲波檢測)
風機輪轂與主軸連接螺栓檢測:內部缺陷檢測UT(超聲波檢測)
風機塔機垂直度檢測:借助水準儀、經緯儀檢測
風電機架檢測:表面裂痕檢測MT(磁粉檢測)、PT(滲透檢測)、內部缺陷檢測UT
風機葉片易發生缺陷的類型
1.1 生產制造類缺陷
風電葉片目前自動化程度低,更多的是依靠手工作業,制作過程的操作細節決定了葉片質量的優劣。雖然當前風電葉片的制造工藝均從傳統的手糊袋壓更改為真空灌注,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。但是,每一層纖維布的鋪設、樹脂的灌注過程與方法、黏接界面的處理及膠粘劑的刮涂等,都需要手工完成。如果操作人員操作不熟練,同時缺少過程控制,就會導致很多常見的缺陷產生,如纖維布褶皺、分層、干纖維、氣泡、黏接寬度不足及缺膠等。葉片缺陷很多屬于隱蔽工程,成型后較難發現,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對葉片的強度和剛度造成了影響。
1.2 轉運損傷缺陷
風電葉片尺寸由早期的 20 m 以下逐漸發展到 40 m 左右、50 m 以上,甚至達到目前的 70~80 m,長度、寬度、高度“三超”,運輸、安裝的操作不當都會造成沖擊損傷。通常情況下,葉片受到鈍物撞擊,表面并不會出現明顯的傷痕,但葉片的結構部分可能已經受到損傷,如玻璃鋼的分層破壞。此類缺陷很難發現,如果帶病運行,則會埋下隱患,影響葉片的使用壽命。
1.3 運行出現缺陷
葉片運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20年的壽命周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,在此過程中,葉片運行環境不斷變化,啟動、加速、勻速、減速、停機等動作不斷地重復,且存在外部自然條件的干擾,諸如雷電、風霜、冰雪等。在此環境條件下,葉片隨著承受載荷的不斷累加,微小的缺陷也會不斷地擴大,逐步影響葉片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