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現場處置方案
事故 風險分析 | 事故類型 | 有限空間作業中毒、窒息 |
易發生地點 | 公司消防水池、下水井、電梯井等封閉或者部分封閉,出入口較為狹窄,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,自然通風不良,易造成有毒有害、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間。 | |
危害程度 | 引起人員傷亡 | |
事故前兆 | 作業人員頭痛、頭暈、耳鳴、惡心、嘔吐、心悸、四肢無力或有短暫的暈厥 | |
次生、衍生事故 | 物體打擊、觸電事故等。 | |
應急工作職責 | 應急自救 人員形式 | 由現場發現人、值班主管、現場作業人員等形成自救小組,值班主管自任組長。 |
崗位應急 工作職責 | 1.值班主管任現場指揮,負責組織搶險、救護等人員開展工作; 2.搶險、搶修人員采取果斷有效措施,迅速佩戴防護器具,搶救受傷人員; 3.醫療救護人員做好傷員的現場救護、轉運和安撫工作; 4.疏散警戒人員做好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。 | |
應急處置 | 預防措施 | 1)建立、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,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、作業者、監護者職責; 2)組織制定作業方案、安全作業操作規程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、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; 3)保證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投入,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風、檢測、防護、照明等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; 4)督促、檢查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工作,落實有限空間作業的各項安全要求; 5)凡進入有限空間進行施工、檢修、清理等作業活動,單位應實施作業審批,需經安全及相關管理部門負責人審核批準。未經審批,任何人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。 6) 有限空間作業必須嚴格執行“先通風、再檢測、后作業”的原則,未經通風和檢測,嚴禁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。 7) 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無妨礙從事相應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,符合相應工種作業需要的資質。 8)作業前后應清點作業人員和作業工器具。 9)應明確有限空間作業現場負責人、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,不得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作業。 10)作業人員不得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進入有限空間,作業中不得拋擲材料、工器具等物品。 11) 嚴禁作業人員在有限空間作業區域內脫卸個人防護用品。 12)難度大、勞動強度大、時間長的有限空間作業應采取輪換作業。 13)作業后,現場負責人應進行安全檢查,消除隱患,確保人員全部離開。 |
事故應急 處置程序 (處置措施) | 1)當有限空間內有1人昏迷或窒息,傷勢嚴重,監護人必須戴上防毒面罩后,方可進入容器救人,其他人員負責在外接應; 2)監護人下到出事地點,傷員傷勢重無法站立時,可用安全繩直接往上拉,監護人可一邊托著傷者,一邊指揮上面的人拉的快慢,同時保護傷者不被刮碰梯子、器壁,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。 3)、其他人員在拉繩子的過程中,要使重心盡量往豎井中心移,用力要均勻,與下面的人員配合好,一定要注意不能碰傷傷員。 4)、受傷者被救出安全區域后,才能解下防護裝備,讓傷者平躺下,應迅速將中毒窒息者移到空氣新鮮流通的地方,松開領口和緊身衣服及妨礙呼吸的一切物品,讓其頭部側偏,以保持呼吸暢通。 5)救護人員對傷者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,并用擔架送上救護車前往醫院治療。 | |
注意事項 | 1) 搶險人員必須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進入危險場所進行搶險和救護。 2) 實施搶險救援時應先救人再實施其他搶險。 3) 現場救護與搶險相結合,如沒有相應個人防護用品,不得盲目搶險和救護。 4) 現場施救人員應具備相應知識和能力,確保搶險和救治得體有效。 5) 必要時設立警戒區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。 | |
報告程序 聯系電話 | 現場發現者→現場主管→部門經理。 公司24小時值班電話: 手機: 消防:110 醫救:120 |